作品:《马克思》
作者:瓦里切夫·伊万·米哈依洛维奇
类 型:  人物 尺 寸:  19*35
年 代:  1971年 材 质:  纸板油画
点 评:

      瓦里切夫的这两幅作品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,那个年代(包括当下)的中国人,对待领袖和伟人的态度很难和作者的绘画角度一样:不神化,不丑化,不仰视,不“波普”,并略带一些不可名状的情感。

      还是褪掉“底色”来欣赏《列宁》吧:他小个子、大脑袋、平静而坚定。就色彩而言,大面积的红色和蓝色更衬托出列宁的表情。背景陈设简约而质朴,虽然造型采用了简练的写实手法,却寄寓着人物的精神和心理象征的深意。仿佛他仍然在思考:怎样才能“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”?

      面对《马克思》,他凝视远方,眉头紧锁,一只手扶着破旧的椅子,另一只手插在长衣的胸前,双脚前后开立。“思考是他无上的乐事,他的整个身体都为头脑牺牲了”,而他的整个大脑为实现人类的终极理想而不停地运转。尽管人物采用了简单的动态,背景更是单纯到只有地毯、椅子和灰白的墙壁。但是作者发挥了纯熟的写实技法,用大刀阔斧的笔触表现造型、空间透视、明暗关系等,巧妙运用色彩冷暖的相互交替,这些因素使观者充分地体会到整个画面稳重中不失明快、响亮的感受。

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韩慧荣

欢迎您积极地参与对此幅作品的评论,您的观感请发到留言或信箱,我们将编审后予以刊登,谢谢!
 
   
Copyright©2006-2011 北京俄罗斯艺术画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