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:《三文鱼》
作者:达利娅·卡列克娃
类 型:  静物 尺 寸:  77*130
年 代:  2006年 材 质:  
点 评:
三文鱼,在远东,在俄罗斯,在中国的东北,人们管它叫“大马哈鱼”。
 
成熟的大马哈鱼,体长七、八十厘米,通身只有一根大刺。肉质鲜美,营养丰富,蒸熟了肉色橙黄,用油炸后则发红,味极诱人。在高寒地区当属佳馔,非上宾不足以备。
 
达利亚的画,意念狂野,豪放不羁,表现手法大胆而前卫,极富丈夫气。很难想象作品出自一位柔弱女子之手。
 
鱼背的断面,体现出达利亚对于骨骼和肌肉的准确把握。她用画刀对颜料信手一抹,便描绘出大马哈鱼闪着鳞光的柔软腹部。再用红线勾勒,一条鲜活肥美,黑中透亮的大马哈鱼,跃然眼前。
 
值得一提的是达利亚的表现手法,奔放,前卫。用撕碎的中文报纸粘贴在颜料上,看似随便,其实蕴含深意。“追求”、“全新”、“美”等汉字,既作为静物存在,又有文化内涵,独特而新颖,一下子拉近了人和画的距离。黑灰色调中的少许红色和黄色,溢出浓浓的暖意,体现出画家对画面节奏的控制能力,以及她独有的强烈个性。
 
北京电视台记者:于晓钢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1年元月
欢迎您积极地参与对此幅作品的评论,您的观感请发到留言或信箱,我们将编审后予以刊登,谢谢!
 
   
Copyright©2006-2011 北京俄罗斯艺术画廊